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如何理解孔子的道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孔子之“道”论文
孔子之“道”论文【1】
摘要: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代表,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而“道”的问题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之“道”可分为天道、人道和道理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孔子;儒家;道
一、天道之不可违
《论语》中90次提到“道”字, “道”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如“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这里的道指的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的“道”即是指“天命”。
《论语·八佾》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朱熹注曰:“愚谓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又记孔子之言以明之。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八佾》这一记载,说明孔子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不仅持赞同态度,而且十分虔诚。
但同时他又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从这里看出,孔子不仅淡化了天的人格神的意义,也反对各种鬼神观念。可见,孔子对于天道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理解。一方面,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这一说法源于他所承袭的古代宗教情感。
孔子承认并尊重天之至上神的地位,并将之作为人的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用一句话代表就是“知我者其天乎!”另一方面,孔子又发现天地宇宙中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天地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是人的行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春秋早期,反映“天”、“人”关系的“人道”与“天道”已经分离,但“天命”意识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作用。天命是人的命运的规定者,因此人要敬畏天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中的知命、畏天命皆是天道的重要内容。
二、人道
人道即是人所走的道路,人道可能合乎天道,也可能不合乎天道。同时,不同的人可能走不同的道路。人道最集中地体现为一个国家的道路,也就是天下之道。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通过对“邦有道”与“邦无道”言论的对比和论述,揭示了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好坏的标准也是“道”。
如果一个国家“有道”,就会“谷”(《宪问》),有正直的言行,有合乎“道”的富贵;如果一个国家“无道”,却兴盛,“富且贵”,则是可耻的(《泰伯》)。可见,“道”是一个国家运行的至高准则,治理邦国,要遵“道”而行。
而且,“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无道,则庶人不议。”(《季氏》)这里论述了“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时社会政治的具体表现,可见,“道”是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保证。。
不仅如此,孔子在评论人物是,也是以他们在“有道”、“无道”情况下的表现,是否合乎“道”作为依据和标准。他称赞蘧伯玉“君子哉”(《卫灵公》),也是因其遵“道”的行为。
所以,“道”是评价从政人物的准则。“有道”是孔子所追求向往的理想境界,他很少用“有道”来称赞现世时君,相反,经常用“无道”来批评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遇的君王,如他批评“卫灵公之无道”(《宪问》)。由此可见,对于天下大势、邦国政局、君主的贤愚以及仕者的行为,孔子在作总体评判时,所运用的基本标准就是“道”。
三、道理
这里的“道”指的是思想、学说和各种主张,是关于天道和人道的思考,并且把它们表达出来。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里仁》),这表明了孔子也有自己的道,而且贯穿他整个思想的始终。这个思想就是仁道。仁道可谓是孔子学术体系的核心,也是其思想中最恒久生命力的内容。
仁是由人与二构成的,表明了仁在根本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但它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相爱的关系。孔子所言“仁者,爱人”,这里的“人”既是指人的生命,也是指人的本性。这也就是说,首先,仁作为人的本性的规定,使人成为人。
仁甚至可以说就是善,不是恶,“苟志於仁矣,无恶也。”(《里仁》)仁是生命的意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其次,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打交道,人要承认他人的存在,而且要理解他人的存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总的来说,孔子认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应该相亲相爱,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团结,人类群体才能得到繁衍和发展。离开了它,社会就不能称其为社会,人类也与禽兽无异。因此,“爱人”是孔子的仁道之本,也是人道顺应天道的必然表现。
孔子的“道”的思想是在阐明一种引导人的宏大且高尚的人生哲学。他穷其一生都在探求一种最本源、最完美的社会模式。在他的观念里,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才能充分发扬人道,完全顺应天道,从而最终总结出“仁”这一统摄全局的根本的人生哲学原则,并由此形成了他的整个的“仁道”体系,作为指引世人,匡时济世的良方。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
孔子的“道”【2】
【摘 要】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道”是去建立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模式。孔子之“道”是建立在“仁”的现实基础上。孔子的君子之道包括修己安人和人格独立两方面。
【关键词】孔子;士大夫;道
西周末年,贵族等级秩序瓦解,新产生的士阶层,利用他们所具有的的文化传统,立足于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对“天道”、自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经》对“道”的理解。《尔雅》中有“一达谓之道”。《道德经》则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等等。这些“道”都强调了道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道可衍生万物并存于万物中。孔子作为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对“道”也有自己的认识。
一、孔子关于“道”的认识
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道”不是《易经》和老庄学说的虚幻存在,他不注重建立某种外在的玄想信仰体系,而是去建立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模式。[1] 此“道”是君子人格的体现,是仁人志士的最高追求,是士的人生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
“士志于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内在的`精神修养,它与“礼”直接相关。“礼”是“道”的外在节度。正所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富与归,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里孔子把“礼”的外在约束,认为是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自觉理念,使“道”更具人性化。
“道”在孔子的思想中也是一种治平的状态。《礼记・礼运》篇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变乱的时期,他自己也经历了兴衰荣辱,13年的漂泊生涯,更使他向往祥和、稳定的局势。《论语・阳货》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学而》篇又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如此教化,才是包容和合的气象。
总的来说,孔子的“道”无非就四个字―内圣外王。至内圣就要修身,修身要用礼辅助,以此成为内心的自觉意识。外王就要厉行教化、行德政。
二、孔子“道”的核心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就是“仁”。《论语》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涉及的内容有为政、做人、处世等等。“仁”既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境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可见,克己复礼、忠诚守信、慎言孝第等为仁。另外,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庄重可以不受侮辱,宽厚可以得到众人拥护,守信可以得到别人的任用,审时可以促使办事取得成功,顺人情则可以驱使别人为自己服役。[3]
同时,在孔子看来“仁”的至德是中庸,“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温而厉,威而不猛”是待人的中庸;“和而不同”是交友之中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审美之中庸;“礼用之,和为贵”是治国之中庸;“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是做事之中庸。
此外,孔子认为为“仁”的精神支柱是“有名称焉”。他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可见,孔子把“名”看得很重,在《论语・季氏》中,他就感叹:“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一个人无论生前怎样,死后无名也枉为人。
由此可知,孔子之“道”是建立在“仁”的现实基础上。“仁”包罗万象,于国家、个人均有不同方面的要求,最终要成就的是一个合和的社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
三、孔子的君子之“道”
无论是追求大同社会,还是希冀留得身后名,都离不开人的培养。个人才力足够的,就可以服务社会、服务政治、施行德政、留名青史。
孔子以“仁”为理想的人格价值取向,他自认为自己还达不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所以,转而求其次,孔子努力塑造君子人格。
《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们提出的人格理想范畴有“志士”“仁人”“君子”“成人”“圣人”等,其中以“君子”使用最多,就用“君子”人格代替这些范畴。[4] 孔子是先秦士精神的奠基者,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赋予了士两方面的君子人格。一是修己安人,二是人格独立。
1、修己安人
总的来说,所谓“修己”就是在内心深处去体认仁、义的基本原则,使自己乐观向上,“君子坦荡荡”的精神状态中。“修己”是君子的内在修养,“安人”是君子的躬行实践。孔子认为“君子学道则爱人”“学而优则仕”。真正的君子,不只是讲求修身养性,还要把所学之“道”用于“爱人”的实践中,学有余力则去做官,以达成内外兼修的完整人格。
但孔子在其言论中,不自觉的偏向了“修己”,“安人”如何施行,未做具体论述。“修己”的论述几乎遍及各篇,简要择录: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2、人格独立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保持不为物所移,不为利所诱,不为权势所屈。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上述孔子认为,士之志不可夺,要保持志节,不为名利出卖人格,即使侍奉君主,也要以道干之,不助长君主行为的随意性,不仕无道之君。
综上所述,孔子追求的君子人格,无不体现他的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的忧患意识一方面表现在忧国忧民上,“君子忧道不忧贫”是最直接的写照,另一方面是忧患道之不续,“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通过对孔子“道”的简单分析,可以知道:孔子的“道”是在先秦激烈动荡的变革中产生的,他带有强烈的经世和实践特点。孔子在继承和发展了商周以来的文化传统,以道自任,坚持人格独立,忧国忧民,为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奔走呼号,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修己安人”和“忧民之忧”成为后世士大夫不断追求的精神实践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1.
[2]康有为.论语注・泰伯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2.
[3]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08.
[4]李振宏.圣人箴言录―论语与中国文化[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65.
孔子道德自信思想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孔子的道德自信源自周公礼制、黄帝和尧舜禹等先贤美德。变在因时损益, 援“仁”入“礼”, 扩大道德主体范围, 主张道德优先;行在责任担当, 愈挫愈勇, 为政以德;传在有教无类, 培植后学, 整理典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孔子尊崇周公礼制,因时损益,援“仁”入“礼”,勉己力行,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培植后学,以其强烈的道德自信,创立了儒家学说,时为百家争鸣中的显学,渐成后续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伦理特色。
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儒家学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尚需学习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孔子道德自信精神。因此,研究和分析孔子的道德自信就成为关乎文化自信的一个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课题。
孔子的道德自信源自周公礼制、黄帝和尧舜禹等先贤美德。变在因时损益,援“仁”入“礼”,扩大道德主体范围,道德优先;行在勉己力行,愈挫愈勇,为政以德;传在有教无类,培植后学,整理典籍。
一、道德自信:信从何来
孔子道德自信最直接的来源是周公,他一生致力实现其周公梦。周公制礼作乐,带来了西周的繁荣昌盛,孔子尊崇周公创制的美好礼制,亲自到周地朝拜学习。“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所获甚多,这是一次价值寻根之旅,也是精神故园之旅,更是价值建构之旅。
他要以周公为榜样,匡世救民,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纷乱社会。他这样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从”,不仅是认知上的肯定,也是情感上的认同,更是行为上的遵从。孔子认为,周礼之所以完备,是吸收夏商之礼并加以改进的结果。他坚信,美好的周公礼制通过损益,与齐国、鲁国的政德民俗相结合,就一定能化为现实:“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
因此,西周的国泰民安、西周的美好礼制、周公的人格魅力是孔子构建周公梦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其道德自信的重要来源,更是其周公梦的重要内容。孔子一生踌躇满志、孜孜以求、百折不挠,就是时时刻刻以周公为榜样,以期达到天下大治,实现其周公梦。
孔子至晚年体衰,曾向学生感叹:“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孔子晚年不再梦见周公,并非是对人生理想的放弃,而是通过向弟子们讲述,再次确认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周公梦,是越来越坚定的周公梦。他期望弟子们坚守这个梦想,不断传承下去。这是孔子自身最深层次的信念剖析和理想坚守,表达了他对实现周公梦的迫切而执着的期待。
孔子的道德自信,还可以继续往前追溯到夏商,甚至黄帝和尧舜禹等。周礼鉴于夏商,自不待言,而黄帝、尧舜禹等古代先贤的崇高道德品质,美誉犹在,也是孔子道德自信的重要源泉。“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孔子认为,黄帝、尧舜禹、文王武王等古代先贤的美好德行,影响深远,是他和弟子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如,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吾闻诸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孔子曰:“可也,吾略闻其说。
黄帝者,少昊之子,曰轩辕。……民赖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黄帝三百年。”(《孔子家语·五帝德》)黄帝作为大德之人,其直接的影响长达三百年,直到孔子时代,仍可以追述其道德功绩。尧舜禹、文王武王等先贤们的德行莫不如此,后人足以效法。除此,孔子还从其家族谱系上追溯祖先们的美好德行,他去世前向弟子子贡自述其梦:“赐,尔来何迟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犹宾主夹之也。……而丘也,殷人也。
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至,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礼记·檀弓上》)他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接受祭奠,而殷人的丧礼就是如此,这对自己而言是一凶梦。因孔子先祖为宋人,是成汤之后,所以其自谓殷人,由此他认为,此梦是他即将死亡的征兆。这个梦也透露了另外一个信息,周公制礼作乐,承继了殷商,商人的祖先是契,而契曾在舜的时代执掌教化。“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膝文公上》而孔子作为殷人乃至契的后人,其血脉之中流淌着祖先的美好道德品质和礼乐因素。孔子有一种传承发扬的深刻责任感。根深才能叶茂,这种家族谱系的追溯是直接的血脉相通,其道德自信更显无比深沉和自觉。
二、道德自信:信在何处
据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德治的价值标准。周公“制礼作乐”,主要是从形式上强调“礼”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讲求社会整体的统一性,而孔子则适应时代需求,重视人的道德主体性,重视人德性的作用,要求为政以德。他用“仁”统摄“礼”,赋予“礼”以“仁”的道德内涵,是对人道德自觉性的重视。
人从礼的存在或为礼的存在转变为仁的存在,礼成为人行为的方式,体现了孔子高度的道德自信。例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意味着将他人也当做人,当做与自己同样的存在,而不仅仅是手段,人人应平等对待。“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人与人的同等存在,具体就表现为“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应该培养人的美好德性为先,以礼配合德性的养成,这才是抓住了根本。”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因此,礼是形式,仁才是内容,孔子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主体性,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在孔子看来,礼是为仁的形成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所以,在德与法的关系中,他坚持道德的优先性,道德教化在前,其次是礼的约束,而刑罚作为底线,不得已而用之。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孔子家语·刑政》)在法律中,道德为其提供价值标准,严峻的刑罚也能体现道德的温度,如此才是良法。孔子曰:”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以权之。“(《孔子家语·刑政》)
不仅如此,孔子的道德关怀还扩展到普通平民上。”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火灾之后,孔子问人不问马,他所关心的不是财产损失,而是养马人是否受伤。这不仅体现了孔子重人不重物的人道主义关怀,更重要的是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到普通平民,甚至是养马的仆人。
他抹平了以往社会中形成的贵贱区分,提升了普通人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对普通大众的重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道德关怀对象的扩展,不仅意味着”人“的范围的扩展是道德主体的扩展,还意味着对人性的纵深开掘和能够提升程度的认可和期待,是对人道德主体性的高度肯定。孔子相信普通民众也有道德主体性,他在教育中提出的”有教无类“,也是源于对普通人人性的高度认可,是对人的可受教育性的肯定,是对人人经过教育皆可成为德才之人的基本判断。
至于人神孰轻孰重的问题,孔子改变殷人敬重神灵的治理传统,主张注重人事,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所以,孔子的道德自信不仅体现在重人而不重神,把人从神的控制中解脱出来,体现为其对人道德主体性的高度重视,而且还休现在他将道德主体扩大到一般民众,拓展了道德主体的范围。
普通民众道德主体性的提升,也对国家治理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其对民众的统治也要改变以往的残酷方式,要以德为先治理国家,实行德政。因此,在社会治理中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治国者只有保持自我克制,让利于民,才能将”仁者爱人“的道德要求落到实处。
为此,治国者要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保持自身品行端正,成为社会的榜样。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所以,正如自身品行端正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一样,正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手段。只有遵循以上要求,才能实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三、道德自信:行在何方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礼乐崩坏的变革时代,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诉求不断增长。他主张通过对周公礼制等传统文化的损益,将周公礼乐文化作为解决时代课题的重要资源,力图为当时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最佳方案,并积极投身于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哀公命席,孔子侍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其自立有如此者。‘……哀公既得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敬,曰:’终殁吾世,弗敢复以儒为戏矣!‘“(《孔子家语·儒行》)儒者的立世之本就是日夜强学,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实践自己的道德主张,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行动力赢得天下的尊重。因此,孔子的道德自信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他主张”力行而近乎仁“(《礼记·中庸》)。鲁国本是周公的封国,孔子认为,应该在此实现其”为政以德“的道德理想,”鲁一变,至于道“.他五十一岁初仕为中都宰,颇有政绩,再为司空司寇,努力践行自己”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孔子家语·相鲁》)后因与执政者郑桓子意见不和,孔子带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试图寻求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期间除在卫国和陈国受到礼遇外,在其他各国皆受冷遇,甚至几次有生命之忧。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反而带着一种强烈的道德自信,讲诵弦歌不衰,积极研究、宣传和推行自己的主张。他曾困于陈蔡之间。”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家语·在厄》)孔子及其弟子们愈挫愈勇,将磨难看做升华自身学问道德的机会。在他们看来,天下暂时不能容,正是表明了自身主张的正确性,见证了自身人格的高尚,因而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除了自身积极投身改革社会的实践之外,他还注重培养弟子的从政才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战!‘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庶-富-教,孔子指明不仅要关心百姓的物质生活,还要对民众实施教化,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水平,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思路,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对民众实施道德教化。
他强烈谴责暴政,认为暴政是国家混乱、民众不得安宁的根源。”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暴虎。‘“(《孔子家语·正论解》)苛政猛于虎更是一种道义上的谴责,应该消除。在孔子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很多弟子认为,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具备了治理国家的才华,就应该胸怀天下,积极投身变革社会的实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子夏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志向。”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不仅要”学而优则仕“,更要”仕而优则学“,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养和教养,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天下民众,这也成为儒家学派的道德理想。孔子信任自己弟子的学品和人品,对弟子们充满期待。他不断向执政者积极推荐自己的弟子,力图通过弟子们来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当时鲁国正卿季康子,问孔子哪个学生好学,可以从政,孔子对弟子的才华作了准确的判定并积极推荐。”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仲由做事果断,端木赐通达,冉求才艺高,他们都是治国从政的良才。
四、道德自信:以何致远
孔子把讲学授徒视为道德传承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二十多岁开始讲学活动,四十多岁有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形成儒家学派,影响日盛,并大规模讲学授徒。孔子的讲学授徒基于一种强烈的道德自信,认为人皆具有可受教育性,人人可以接受教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人性大致相同,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人生状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发生改变,过一种更好的生活。因此,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也。“
(《论语·述而》)孔子招收弟子不分国别和出身,也不分贵族和贫民,甚至犯过错误的人,只要有学习的愿望都可以列入门籍。”有教无类“的教育活动打破了当时贵族官办教育的限制,将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贫民阶层,由此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孔子也作了许多教育方式的创新,他与弟子平等讨论,氛围和谐,充分发挥弟子们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注重审时度势,抒发自身的道德理想,以此感染弟子。
有这样一个教育场景,值得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在这种教育场景中,弟子们各抒己见,老师风趣幽默,充满着和谐氛围,也充满着孔子的道德教育智慧,体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礼乐之教理想。
孔子基于对人性的自信,拓展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也就扩大了自己道德理想的传播范围,提升了社会影响力。也是基于对人性的自信,他创新了教育方法,密切了师生关系,使弟子们更加亲近、认可和接受自己的道德理想,也使自己的学说就更具生命力而传久致远。
孔子在”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指导下,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培养了大批优秀弟子,使得儒家学说薪火相传。”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这些弟子在孔子之后,分散到诸侯各国,或从政,或从教,或从事其他职业,儒家学派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春秋显学。”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只有善的文化,才可以发生亲和力,不断得到肯定、追随和尊崇,并且化为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道德价值作为文化的核心要素,提供了善恶价值导向,文化自信离不开道德自信。孔子凭其强烈的道德自信,成就了其时代的文化自信。孔子的道德自信,作为其文化自信的灵魂,是一种活的灵魂,我们在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展和创新,借鉴孔子的道德自信精神,成就我们今天的道德自信和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孔子的修身之道概述
注重个体自身内在的道德心性修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把修身养性作为人生要务,源于先秦诸子阐发的共同思想。修身之根本的确立,则显明于儒家,造端于孔子。孔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以前的修身思想,建立了完整系统的修身学说。
孔子的修身之道,即为孔子所倡导的内圣之道,实质就是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改造,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境界。修身的过程也就是内圣的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孔子的修身之道无论是具体内容还是理论思维水平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础,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研究孔子的修身之道,首在分析其理论基础。孔子的修身之道的形成是各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部分力图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着重从人的主体地位确定、崇德意识的确立、人性论的提出、德治的基础以及《周易》的影响来探讨孔子的修身之道的形成的文化基础。
孔子的修身之道的基本内容博大精深,在修身目标的确立、修身方法的形成、修身过程的实践以及修身境界的划分等方面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部分力图从修身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四个方面阐述孔子的修身之道。
孔子的修身之道的历史价值评析。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孔子的修身之道在对社会稳定、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由于其历史环境、阶级立场的制约使其存在诸多缺陷,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本部分着重探讨了孔子修身之道的特点、历史价值以及历史局限性。
始终贯穿孔子思想的道是什么?天道是什么?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说:赐!你以为我是多方面学习并且把内容记下来的吗?答道: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道的思想把他们贯穿起来的。
孔子对自己的学习
方法进行的总结。孔子不是死记硬背学习知识的,而是用一个思想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
孔子用道把知识贯穿在一起,孔子认为的道是什么?
道是很神秘的,是操控世界万事万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
人们也常说天道,天道是什么?
有这样一句话非常出名: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们也都认可这句话,确实天对每个生命都是公平的,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生存下来。
古人把道和德放在一起,最著名的是《道德经》,道和德的意思是基本一致。
可以理解天道也就是珍惜生命,延伸理解也就是养生。
古人对天道的理解和敬畏是现在人难以达到的,现在的人在科技的支持下,多少有点膨胀,不把天放在眼里,认为人可以战胜天。
天是蓝色的,古人盖房子用的砖也是蓝色的,并且从秦砖汉瓦开始,人们都是在用蓝色的砖瓦,几千年没有改变。
现在人大多是用红色的砖瓦盖房子,中国人用红色的砖瓦盖房子也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用红色的砖瓦和蓝色的砖瓦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会说是没有差别,是个人喜好问题。
如果从养生的角度来讲,红色能让人兴奋,住在红色的房子里面对一些心血管患者不利,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和心脏病发作。
蓝色让人安静,住在蓝色的房子里面能让人安静,身体更健康,也更容易激发人的创造力,在夏天会感觉更凉爽。
天的颜色都是让人养生的颜色,把天道解释为养生也是非常贴切。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段话总体的意思就是说人、地、天都要遵循一样的道,遵循一样的自然法则,这个自然法则被人们称为道。
不管是天道、地道、人道,内涵大致都是一样的。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智者,被后人尊称他为圣人,他一以贯之的只能是道。
道的通俗解释就是养生。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养生是贯穿《论语》的一条线,也是贯穿孔子思想的一条线。
孔子的道是什么
孔子的道是仁道。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所说的“道”是什么
道不是孔子说的,是老子说的,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老子”强名曰:“道”。
扩展资料
道,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在另一段落解释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
在翻译《圣经》时,也借用这个词说"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太初指的是,还没有时间,没有世界以前,道已经存在了,道是永存的。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非常道”,这个“道”并非永远不变的。
理解分三种:
(1)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但并非是唯一不变的道路;真正的名声是可以去求得的,但并非一般人一直追求的名声。
(2)道是可以被说出来的,说出来的却不是永恒的道,万物是可以去命名的,但却不是万物永恒的名。
(3)道本身也是遵循着一定的“道”,但这个“道”并不是平时可以观测到的最基本的道,虽然对这个“道”也确实存在着,但不是以现有的道的维度所能解释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
关于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和如何理解孔子的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