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秦始皇兵马俑(什么的秦始皇兵马俑)

无双 百科知识 25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样的秦始皇兵马俑,以及什么的秦始皇兵马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秦兵马俑的特点是什么

秦兵马俑的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

扩展资料: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马俑

怎样的秦始皇兵马俑(什么的秦始皇兵马俑)-第1张图片-无双博客

秦始皇兵马俑有那些特征

1、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

2、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

3、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个体整体间均有差异,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使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

扩展资料: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

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哪几个特点,各是什么

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点: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

数以千计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个体整体间均有差异,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使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

怎样描写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是我国举世闻名的一种 文化 遗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下面是我整理的描写兵马俑的 作文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兵马俑相关 文章 内容推荐(↓↓↓)

秦兵马俑的作文范文5篇

游秦始皇兵马俑作文600字4篇

参观兵马俑作文600字4篇

兵马俑 游记作文 4篇

描写兵马俑作文400字范文5篇

1秦始皇兵马俑  

我一站到兵马俑前,看到千军万马站在那儿,队伍整整齐齐,精神抖擞,好像秦始皇在指挥作战,他这一指挥,一直指挥了2500多年,真雄伟,真神奇,真壮观。

兵马俑千人千面,动作各异。有的站着,有的半蹲着、有的跪着、有的牵着一匹马……神态也各不相同,有的皱着眉头,有的抬头眺望远方,还有的低着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他们有的拿着宝剑,有的拿着弓箭,还有的拿着长矛……坑里大约有几万个兵马俑,个子、动作、神态都不相同,个性非常鲜明。

跪射佣跪着一动不动,目光炯炯有神;射手佣轻装上阵,他们是秦军中不怕死的人,随时准备奉献生命去战斗,去保护国家;将军俑身穿盔甲,戴着官帽,看起来很威武,所有的秦俑神色严肃,好像随时都准备投入战斗。我还看到秦皇的驷马铜车,灰黑的颜色,仿佛真的看到秦始皇坐在马车上巡视祖国大江南北。

兵马俑是世界奇迹,两千五百年前科技不发达,竟然能塑造出这样的雕像,吸引无数的外国人来观看,这是艺术,是奇迹。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站在秦兵马俑前,为我国的历史悠久而自豪,为我国的艺术成就而感到骄傲。

2秦始皇兵马俑

这个周六,爸爸带我和爷爷去临潼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

进入大门,一个导游就介绍自己:“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秦始皇兵马俑这个地方参观。我姓赵,大家可以叫我赵导,现在请各位跟着我一起进入馆内参观”。我们来到一号坑,他接着说:“秦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大家现在身处的位置就是兵马俑一号俑坑的上面。一号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有六千多个兵马俑。大家站在高处,可以看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十分整齐。”

看完了一、二、三号坑,我去看了秦始皇那时用的东西:陶壶、陶钵、陶拍、带盖陶盒、铜鼎、陶灯等。还有一些工具:手锯、铁錾、铁锹、铁铧、铁钵等。那时的武器有:金钩、镞形器、青铜长剑、铜殳等。士兵一共有六种,分别是:车士、御手俑、骑兵俑、铠甲武士俑、铠甲军吏俑、高级军吏俑。而铜车马又称“立车”,车马通长225米,高15米,总重量1061公斤,由3046个配件组成。

出了大门,爷爷问我:“你知道焚书坑儒的 故事 吗?”我摇了摇头。爷爷就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会群臣及众儒生,宴会上,以王维为代表的一派儒生主张实行过去的“分封制”,以李斯为代表的则主张实行“郡县制”;两派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 辩论 。最后李斯胜出!于是一场“焚书”运动开始了。大批文化古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不仅让先秦的主要典籍遭到破坏;连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领域及理论探索者们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第二年,又发生了一场“坑儒”之劫。共活埋了400多人,其于一批被流放到边疆。现在懂了吗,李亚琦?”我点了点头。

今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快乐的一天!

3秦始皇兵马俑

一队又一队身着铠甲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车轮碾过、马蹄踏过的土地,黄沙漫天飞舞。只见一位身长9尺、身着双重战袍的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昂首挺胸,立眉圆眼,有着出人一等的气势。随着他一声令下,千百名士兵弯弓搭箭,射出如雨点般密集的飞箭,接着,骑兵与步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军扑去,战场上顿时混乱一片,喊叫声、马嘶声响彻天地,突然,一支暗箭射到了将军的身上……“游客们,您好。请不要在过道间停留太久,以免影响后面的游客观看,谢谢合作。”一阵广播声将我拉回了现实,回想刚刚的场面,那种战场上的惊心动魄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久久不散。原来,我倚在兵马俑一号坑的栏杆上,看着看着,不觉间,竟“穿越”回了古代的战场。

我回头望了望四周像兵马俑一般众多的人群,正缓慢的向前移动,时不时还有人努力的挤向栏杆边,场地上一片混乱。随着队伍向前挤,终于到了出口。不等我稍做休息,父母又拽着我进了兵马俑二号坑。在二号坑,有好几尊陈列在玻璃展柜里的精品兵马俑。这些兵马俑的神情各不相同,衣着也不同。比如,穿着普通战袍的士兵,有的神态肃穆,好像在思考什么;有的眼神迷茫,望向远方,像是在思念家乡;有的手持长矛,蓄势待发。仔细看,兵马俑身上不只有工匠巧妙的雕痕,还有丰富艳丽的色彩。每一尊都不一样,却都精细巧妙;每一尊都是陶器,可都那么栩栩如生。这些兵马俑,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再往前走,就到了青铜马车的展柜。两辆马车在周围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耀眼,集中了大家的注意力。一号铜马车上有着镂空花纹,四匹马十分健壮,驾车人手舞马缰,整辆车有着豪华的装饰。

出了二号坑,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在二楼,我们走进了一个展厅,这个展厅很特殊,没有高级的设备,也没有珍贵的文物,在众多展柜里,摆放着各种考古笔记和丛书,有的展柜里还复原了考古时考古人员的工作台。原来,如此高大的兵马俑,竟是由考古工作者用出土的碎片复原出来的。有很多人为秦始皇陵献出了自己大部分宝贵的时间,在黄土地上研究了几十年。通过阅读考古过程介绍和工作笔记,我意识到,如此辉煌的秦始皇兵马俑不仅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更是融入了现代的考古工作者的高超技术和心血。我怀着敬佩的心情,离开了兵马俑博物馆。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是那么伟大!秦始皇的伟大,古代人民的伟大,考古工作者的伟大,融为一体,为我们展现了这一震撼人心的奇迹。

4秦始皇兵马俑

一队又一队身着铠甲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车轮碾过、马蹄踏过的土地,黄沙漫天飞舞。只见一位身长9尺、身着双重战袍的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昂首挺胸,立眉圆眼,有着出人一等的气势。随着他一声令下,千百名士兵弯弓搭箭,射出如雨点般密集的飞箭,接着,骑兵与步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军扑去,战场上顿时混乱一片,喊叫声、马嘶声响彻天地,突然,一支暗箭射到了将军的身上……

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我们站在那里看到了6000多张不一样的面孔,他们个个面貌各异,栩栩如生,身材魁梧,身高都在180cm-185cm之间,和活人一样。

二号坑是车马坑,都是一些车马,现在正在发掘。

三号坑是将军坑,东西最少,因为此坑遭到严重破坏,但里面有最好看的兵马俑。在展厅中,将军俑身材魁梧,神态自然自若,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其次是军吏俑,身材瘦少,但是他们级给军队出一些好的主意。还有骑兵俑,身着短甲,穿着马靴,一看就是要准备上马冲杀了。两眼盯着前方,有的立,有的跪,随时准备射向前方。惟妙惟肖的兵马俑是古代安西劳动人民的结晶,也是雕塑史上的奇迹。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是那么伟大!秦始皇的伟大,古代人民的伟大,考古工作者的伟大,融为一体,为我们展现了这一震撼人心的奇迹。

5秦始皇兵马俑

今天,我在西安看秦始皇兵马俑。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号坑。我看到了许多头上扎着向左或向右倾斜发髻的兵马俑。导游讲这样发型的兵马俑都是普通的士兵。头上戴着一个长方形头巾的是小官,戴头盔的是大官。头上的帽子不同官位不同。还有衣服也是,普通士兵的衣服是布的,而当官的衣服是结实的盔甲。听完这些讲解我们又来到了二号坑。

二号坑有许多佣没有被挖出来,听导游讲,兵马俑刚被挖出来的时候衣服和鞋子都是有颜色的,可是一被挖出来后经过几秒到几个小时的时间氧化就失去了颜色。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三号坑,三号坑里面和一号坑差不多,里面大部分都是大官。

三号坑参观完后,导游说可以自行近距离参观拍照,但不能进入栏杆。

听导游讲,当时修筑秦始皇陵就用了72万人。最后这些人不是累死就是被作为陪葬品,真是可怜。我真是憎恨那个年代,可恶的秦始皇!

6秦始皇兵马俑了

去年暑假,我来到西安。一下火车,我就觉得那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荫荫的绿树,艳丽的花儿,古老的城墙,飘扬的旗帜,这一切都呈现出西安之美。清澈透明的,是华清池的水;高耸入云的,是西安的骊山;而雄伟壮观的,是西安最有名的兵马俑。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兵马俑,它位居西安西北部的临潼镇,秦始皇陵的东北部,那是一个大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分为四个厅,第一厅展览了西安的历史,一幅幅画面,一篇篇文字,一件件精雕细刻的工艺品,样样展现了西安的古老文化和独特的魅力。

第二、三、四厅是一个个俑坑。坑里的兵马俑好象在前线与敌人作战。头上有扎纂的、有戴方巾的、有戴帽子的、有戴头盔的。身上,有身披战袍的,也有身穿凯甲的。脸上,有微笑的、也有严肃的,有眺望的,也有呐喊的,有怒目圆睁的,也有若有所思的,动作更是千姿百态,光站姿就有许多种,有手抱前胸的,有双手背后的,有双手垂直的,还有侧身的、抬头的,还有跪着的、骑战马的、坐战车的……,真是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看了这些兵马俑,我想到了许多许多,是谁用泥土塑造了一支庞大而威武的军队?是谁用泥土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军官、士兵——那是劳动人民啊!这证明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干!

后来,我又游览了举世文明的大雁塔、小雁塔、碑林和华清池。西安给我留下了古老、美丽、文明的美好印象,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古城!

7秦始皇兵马俑

暑假里,我一游西安,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周围的大型陪葬俑阵,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的发现震惊世界。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果真如此。走进兵马俑的1号坑,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我真的是叹为观止了。

听导游讲,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俑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都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的。

我细细的观察了兵马俑一番,这才发现兵马俑塑像的精致:俑的头发都是一根一根刻出来的,眉眼鼻口逼真的像真人。俑的铠甲层层密密,叠在一起。导游解说道:兵马的铠甲设计都是有目的的。这样设计,战斗冲锋起来,人不会受到铠甲的束缚,可以轻松应战。哦,原来如此。可是真人需要用这样的铠甲,竟然连陶俑都“穿”这么精致的铠甲,秦始皇对兵马俑的设计可真是严格啊。导游告诉我:这铠甲还不算点什么,你细细的看每个兵马俑吧。我照做了。我发现每个兵马俑的神情、姿态都各不相同。发现了吧?!导游笑着说,这1、2、3号坑中的这么多兵马俑,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噢,我很惊叹。

我们同着导游,一个坑一个坑参观过去。这些兵马俑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有的凶神恶煞,真可谓是栩栩如生。那些穿窄袖战袍外套,披挂齐腰短甲,脚登紧带兽皮鞋,头戴防风帽的,显然是些机警的骑兵。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鹖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

导游讲解道:原来这些都是彩陶的兵马俑,可是出土的后三天,这些颜色都氧化掉了,真是可惜。我觉得彩陶的兵马俑一定更神奇,更逼真吧。

……

走出兵马俑坑,我的心中十分激动。终于一览兵马俑坑的壮观景象了,它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没错,没有看兵马俑就不算到过西安!

怎样描写秦始皇兵马俑相关文章:

★ 关于游秦始皇兵马俑的作文

★ 怎么介绍兵马俑范文

★ 游秦始皇兵马俑作文600字4篇

★ 描写兵马俑作文400字范文5篇

★ 秦始皇兵马俑的说明文作文

★ 秦始皇兵马俑的说明文

★ 描写兵马俑作文200字范文5篇

★ 关于介绍兵马俑的作文

★ 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秦始皇兵马俑简介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历史沿革

《史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据《史记·高祖本纪》、《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等史籍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

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

1974年0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1974年07月,考古工作者开始对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的秦代兵马俑坑进行发掘工作。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9年0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开始第三次大规模发掘。

扩展资料

出土文物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车兵俑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

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

立射俑

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

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惟一的发现时就极其完整的兵马俑。他身后的铠甲上还残留有红色涂层,十分珍贵。

武士俑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

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军吏俑

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铠甲将军俑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

骑兵俑

出土于一、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

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

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坑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驭手俑

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

驭手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车马

兵马俑坑中的每乘战车前都驾有四匹陶马。

陶马的大小和真马相似,身长约2.10米,通高1.72米。四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缚尾,举颈仰首,张口作嘶呜状。中间的两匹服马双耳前耸,目光前视;两侧的骖马脖颈分别向外侧微微扭转,跃跃欲行,异常神骏。

秦俑坑出土的陶马,与秦始皇帝陵园内马厩坑出土的真马的体长、身高、身躯各部分的比例等基本相同,说明它们是以真马作为原型塑造的。

马的主要特征是个头较小、脖颈短、头部宽阔,属于河曲(今甘肃洮河一带)马种。

鞍马

出土于二号俑坑,通首高1.72米,至髻胛高1.33米。从马的形体方面观察,俑坑出土的陶马个头不大,头部较重,鼻骨隆突,颈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宽博略向下凹,胸部较广,四肢发育较好,属于力速兼备的挽马型,也是骑乘的良马。

从云梦秦简有关律文看,鞍马主要来源于官府的厩苑。县司马掌管县厩苑中军马的调教与选拔,因此军马的优劣与县司马有着直接的关系。秦向来以养马著称,到秦王朝时养马业更盛,中央和地方都有养马的厩苑,以供骑兵和车兵的用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兵马俑

怎样的秦始皇兵马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什么的秦始皇兵马俑、怎样的秦始皇兵马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怎样的秦始皇兵马俑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复制成功
微信号: A15586903116
6年诚信商家,24小时在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