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集观后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圣人的成长
- 2、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 4、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圣人的成长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圣人的成长
演讲人:鲍鹏山
内容简介:有人说他是圣人,有人说他是凡人,有人说他是仁爱之师,有人说他是丧家之狗,有人说他成功,有人说他失败。千百年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那么真实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而这些经历会给现代人带来什么样的启迪?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鲍鹏山老师,一起透过圣人的光环,听一听孔子那些鲜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看一看这个曾经平凡的人如何成为最受中国人崇敬的偶像。
全文: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谈一谈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人物,这个人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孔子。
他是圣人,他是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人物,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所以他是圣人。但是他同时又是凡人,他有人的喜怒哀乐,有人的七情六欲。既然这样,我们看孔子的时候,需要带着两颗心。第一,恭敬心第二,平常心。
带着恭敬心,我们去看孔子的伟大,然后你发现他可敬。带着平常心,我们看到孔子的平凡,你发现他可爱。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两颗心走进两千五百年以前的春秋时代,去近距离地看看孔子的可敬,可爱,看看一个凡人如何成为圣人。
解说:假如孔子生活在当下,他一定会有一个像这样的个人档案。姓名:孔丘字:仲尼 尊称;孔子英文名:CONFUCIUS 性别:男 国籍:春秋时鲁国人 出生地: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出生日期: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这样一位民族灵魂式的人物,他会有着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孔子的祖上又是做什么的呢?接下来鲍鹏山老师帮助我们找到了答案。
在公元前479年,也就是鲁哀公十六年,阳历是二月二十四号,73岁的孔子病势沉重。他的学生子贡听说老师病得很重,就赶来看他。到了孔子家门口,发现孔子拄着拐杖,站着门口,彷徨徘徊。孔子一看到子贡来了,很伤感说,端木赐啊,你怎么现在才来啊?(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接着孔子告诉子贡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昨天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坐在厅堂的两根柱子中间,接受别人的祭奠,这个梦说明了什么呢?孔子说我就是殷商之人,我就是以前商王的后代。因为按照古代的这些礼制的规定,夏族的人死后棺材放在东边的台阶上。周族的人死后棺材放在西边的台阶上。商族的人死后棺材放在两根柱子中间。他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柱子中间接受别人的祭奠,证明第一,他真的要死了。第二,说明他是商人的后代。
孔子最早的祖先就是商汤。商代的开国帝王是王族,后来周武王灭商,之后纣王当然被杀掉了。商王那么多贵族怎么办,不能都杀啊。经过一番曲折后,最终把这些商朝的贵族分封在今天河南商丘这个地方,这就是宋国,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宋国。
解说:孔子家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日渐衰落。从天子到诸侯,从诸侯到大夫,就这样一代一代在宋国繁衍。但是根据记载,孔子出生于春秋战国的鲁国。难道说史籍记载有误,还是背后另有隐情。接下来,鲍鹏山老师为我们找到了一个重要线索,一个叫孔父嘉的人。
孔父嘉在孔子的家世里面,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是孔子的六代祖,他在宋穆公和宋殇公两朝都做大司马。(司马是什么官?司马是管军队的,相当于国防部长,是国家军队的最高长官)在宋殇公的时代,宋殇公继位十年,宋国出了一个大野心家华父督,他想篡权。孔父嘉就是挡在他面前的很重要的一个障碍,而且孔父嘉的妻子非常漂亮,所以华父督不仅要把国家大权揽在自己手里,还要把孔父嘉的美貌妻子揽在自己怀里。“目逆而送之美而艳”(左传)
目逆而送之,这五个字真是太传神了。什么叫逆呢?迎着你看过去。孔父嘉的妻子从远处走过来,他就一直盯着她看,然后一直走走走,走到身边,从身边走过去还要目送,再偏着头一直看她走远。这里面有两个动词,一个是逆,逆就是迎着看,送就是从背后一直看,看完之后说了三个字,美而艳。看他馋涎欲滴的样子,所以这个美貌的妻子也算是给孔父嘉带来了杀身之祸。华父督就散布谣言,我们国家打这么多仗,都是孔父嘉这个大司马造成的,结果所有的人都怨恨孔父嘉。华父督就利用别人的怨恨发动了一场政变,把孔父嘉给杀了,把他美貌的妻子占为己有。宋殇公表示不满,华父督一不做,二不休把宋殇公也杀了,宋国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政治动荡。孔父嘉被杀了以后,其儿子木金文在宋国就呆不下去了。怎么办?逃难到鲁国,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为什么我们讲了半天,孔子原来是宋国人,那他为什么后来出生在鲁国呢?就是从孔父嘉这个事情开始,逃难到了鲁国,后来孔子一家就在鲁国开始传宗接代了。
下面要讲的一个人就是最为关键的人物,这个人叫叔梁纥。有学者认为叔梁纥这个怎么称呼呢?实际上就是姓孔,名纥,字叔梁。有这样的说法,此人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当时也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曾经做个陬邑宰。陬邑是什么地方呢?在今天山东曲阜市东南,在尼山附近。这个地方有个小邑,大概相对于一个乡吧,在这个地方做宰,相当于乡长。他是靠什么闻名的呢?不是他做乡长闻名,而是以勇力著称,非常勇猛,体格健壮,武功很高。我们说后来的孔子身材高大,长九尺六寸,这跟他父亲有关,跟遗传有关系。九尺六寸有多高啊?有两种算法,按最少的一种算法也有一米九以上,所以孔子当时被人称为“长人”。
叔梁纥以勇力著称,凭什么他以勇力著称呢?在叔梁纥55岁的时候,他还以勇力著称。在这一年发生了一场战争。晋国牵头率领多国部队,就是诸侯军团去攻一个很小的地方叫逼阳,一个小国。叔梁纥随同鲁国军队参与了这一次多国部队的行动。在攻打逼阳城的时候,逼阳城的守军采取了一个策略,把城门打开,放进去一部分攻城的士兵,然后突然把城门放下,关门聚歼。外面人进不了,里面人被孤立,把这些人杀了。就在城门快要落下的时候,也很巧,叔梁纥正好在城门旁边,他一个人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把沉重的城门托起来,把冲进去的人又放了出来,所以这件事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救出了很多人。而且体现自己非常了不起的力量,一个人把城门托起来,而且我们知道,他已经55岁了。
解说: 叔梁纥的努力不仅给他带来了荣誉,还给他带来了爱情。在他66岁的时候,他还赢得了一个少女的芳心,那么这个女子是谁呢?
这个女子就是颜征在,也是孔子的母亲。叔梁纥为什么在这样的年纪还一定要娶这么年轻的一个少女呢?那是因为叔梁纥有一个人生遗憾,什么遗憾呢?因为他的正妻施氏给他生了九个女儿,竟然没有一个儿子。后来不得已,他又娶了一房小妾,这个小妾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可是生下来就有残疾,腿有病。你想一个家族到了今天原来从天子到诸侯到大夫,然后到了鲁国以后,大夫也不是了。他变成了什么?“士”士就是贵族统治阶层最后一个阶层了。士的下面就是庶民百姓,就属于被统治阶级了。这个家族可以说已经跌倒了最低谷了,再往下跌就没有办法了。到了叔梁纥的时候,竟然连一个健康的男孩都没有生,他甘心吗?他不甘心。
叔梁纥和颜征在结合以后,两个人还到尼山上祷告。你知道叔梁纥不仅仅出自爱情,叔梁纥的目的性很强啊。要生个儿子,所以结合以后,他拉着这个小妻子,到尼丘山上祷告,一定要给我生个儿子。结果这个尼丘山
倒是听灵验的,当年秋天,少女颜征在一个年轻的小妻子给他生下了一个长相有点怪,但很显然非常非常健康的男孩。这个男孩将要塑造一个民族,他就是孔子。9 月28日,这是我们官方认定的孔子的出生日期,孔子出生了。而且生下来还跟尼丘山长得很像。
孔子的脑袋长得挺怪的,我们一般人脑袋是中间高,四周低。孔子的脑袋呢,中间低,四周高。尼丘山就是这个形状,山顶就是这样。所以就给孔子取名丘,孔子得名有两个原因。第一,祷于尼丘山,第二,头型似尼丘,所以叫孔丘。而且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字叫仲尼,仲是老二的意思,孔子的大哥叫孟皮。孟,老大的意思。
所以孔子的名来自尼丘山的丘,字来自尼丘山的尼,那结果是什么呢?孔子的名有了,字也有了,尼丘山反而不能叫尼丘山了。为什么?孔子成了圣人,你这个山名怎么能和圣人相同呢?相同不就犯讳了吗?所以尼丘山后来就改名了,改成尼山。因为古人讲避讳,避名不避字,孔子名丘这个字要避,如果没有孔丘,尼丘山不必改名。但是,如果没有孔子,尼丘山也不会成名。孔子出生的时候,叔梁纥已经66岁了。毕竟岁数大了,三年以后,也就是鲁哀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死了。叔梁纥死了以后,给颜征在留下了一大家的负累,九个女儿,当然可能有的已经出嫁,大哥孟皮,家里还有叔梁纥的一房小妾,这全是负担,全部是张着嘴要吃饭的。所以叔梁纥一死,把一个天大的担子压在了一个十八岁的少妇身上。
解说:一个十八岁的母亲带着一个三岁的儿子,他们如何生活下去,而这种单亲家庭环境对于孔子的成长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了解叔梁纥安葬以后这个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所知道的是,这个家庭肯定分崩离析。颜征在带着三岁的孔子离开了这个家庭,孤儿寡母,搬到了曲阜城里面,住进了一条叫做阙里的小巷。他们必须自己谋生,我们大概也能想象出,颜征在给人缝缝补补,浆洗扫除,做一点手工活。但是有一点,即使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她没有耽误孔子的学习。
这是我们的传统,从孔子的母亲到孟子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简单地讲,孔子到底学了一些什么?第一,谋生之学。必须要谋生,否则没有经济来源,首先要学会养活自己。孔子七岁八岁肯定会力所能及,零敲碎打帮助母亲贴补家用,这是他肯定要做的。孔子讲了一句有些心酸话。
我年少的时候,身份低贱,所以也就学会了很多鄙事。鄙事就是下层人所从事的工作,孔子学会了很多下层人所要学的那些谋生手段。
从来纨绔少男儿,大英雄大豪杰往往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孔子后来对普通的下层人民充满那么博大的同情。
这些都和他的经历有关。
那么,孔子和他的母亲两人如此相濡以沫,相昫以湿,相依为命,艰难地在鲁国的都城曲阜的一条小巷里面艰难谋生。我们想,即使就是这样,虽然苦,也还是有温馨的。但是更大的磨难马上就来了。
解说:虽然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但是这种孤独又苦涩的单亲家庭生活并没有给孔子的童年成长留下阴影,反而使年少的孔子更早懂得了生活的无奈,也更坚定了他对于生活的信心。但是命运捉弄人,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了孔子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
道理十七岁,他的母亲去世了。颜征在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啊,丈夫早死,拉扯着一个三岁的儿子到十七岁,自己才32岁,颜征在就去世了。17岁的孔子想把母亲和父亲合葬,但是他碰到了一个问题。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坟墓葬在哪里?礼记上有记载
这很正常,孔子的父亲死的时候,他才三岁,他肯定不知道他父亲的坟墓葬在哪里。即使他一起去送葬,三岁的孩子肯定没有什么记忆。长大以后也不知道父亲葬在什么地方。而且古人跟我们今天不一样,这一点钱穆讲的非常好,古人不墓祭,就是不到坟墓上去祭奠,只是在家里面对着牌位行礼,不去坟墓。同时呢,古人的坟墓跟我们今天又不一样,不封不树。什么叫“不封不树”?就是不堆土堆,我们今天的坟就是坟起,高高的,而且不种树,一看就知道了。古人的墓却是平的,跟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区别,还不种树,所以无可辨认。孔子要把他的母亲和父亲合葬,你不能随便就挖一个地方就葬啊,一定要找到他父亲原来下葬的地方,这还真不容易。于是这个时候,孔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母亲的棺材停放在一个叫“吾父之衢”的地方,希望有人能够同情他,希望有知情者来告诉他,他父亲的墓安葬在什么地方?他要把母亲和父亲合葬。
孔子这一个惊人举动所体现出来的一份孝心感到了一位老太太。这个老太太是什么人呢?他的儿子是专业给别人安葬工作的,并且参加了叔梁纥的安葬。孔子在这个老太太指点下终于找到了他父亲的准确墓穴,然后把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合葬。
解说:孔子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命运对于圣人似乎更加苛刻。就在孔子还没有完全从失去双亲的痛苦中走出来的时候,孔子又遇到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更深深刺痛了孔子的心。
孔子安葬母亲后,孔子守了三年丧。就在这一年,鲁国的执政上卿季氏发了一个通告,所有的鲁国的士家族的子弟都到我家来,我要办一次宴会,宴请你们,当然这也是一个收揽人心的举动。孔子听到这个消息,自然要去,因为他毕竟是士啊,他的家族也是士,他的身份是士。而且非去不可。一方面,季氏发了通告,既然发了通告不去,可能会受到责备,受到批评,受到惩罚,这是第一。第二,季氏是鲁国执政,相当于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召集开会那不是简单的吃饭啊,那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参加宴会说白了就是国家后备干部,候补官员,你不去以后就没有份了,你去你就在哪那儿挂号了,孔子能不去吗?所以孔子虽然还在守丧期,他还是穿着丧服去了。到了季氏家门口碰到了一个人,季氏的家臣,阳货,这个阳货又叫阳虎,此人跟孔子一辈子都有牵连,我们以后还会不断地讲到他这可以说是孔子和阳货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孔子兴冲冲地赶去了,到了季氏家门口,别人都进去了,宴席都摆好了,大家都在那儿坐着,兴高采烈,甚至有人吃了,喝了。孔子赶到了,阳货站着门口,把孔子拦住了,说,你来干什么?我们家主人请的是士啊,没有说请你啊。我们可以想一想,这对孔子是多大的打击啊,又是多大的尴尬啊,多大的羞辱啊。我们说孔子的家族到孔子这一代已经真是衰落到不能再衰落了,从天子到诸侯,从诸侯到大夫,从大夫到士,到了孔子,连士的身份都被别人不大愿意承认。我们家主人请的是士,没有请你。这个潜台词是什么?就是我们不承认你是士。一下子把你打得万劫不复。那是个身份社会,你没有这个身份,就没有资格。
17岁的孔子,一个少年,父亲早死了,母亲也去世了谁来安慰他,谁来擦去他的眼泪,在受到这样的打击和挫折的时候,谁给他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没有,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回家。但是我们说,父母毕竟都去世了,这个家族是靠不住了,只能靠自己。必须面对这个世界,必须自己为自己的一切做主。所以据《孔子世家》的记载,到了孔子19岁时,孔子离开鲁国到宋国去考察殷商之礼。为什么要去?我们说这是孔子发愤图强。你打击我,你不承认我,行!我要通过我的努力来证明我。所以我们说,庸人往往以一经打击就一蹶不振,真正的豪杰之士那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孔子就是这样的豪杰之士。
孔子在鲁国已经学到了19岁了,现在他要到宋国再学殷商的文化传统,他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现在讲学习改变命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孔夫子。他到了宋国以后,还很有意思,在那个地方考察殷商之礼,在那儿学习,他一定表现得很优秀,在当地还被别人看中,和宋国的一个大家族亓官氏家结亲,娶了亓官氏家里的一个女儿,他在宋国结婚了。结婚以后他带着自己年轻的妻子又回到鲁国,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孔子回来以后,能不能爬起来,真的爬起来了!因为他回来以后,第二年生了一个儿子,生儿子就爬起来了吗?那倒不是,生儿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时孔子20岁。孔子生儿子的消息传出去了,鲁国国君鲁昭公马上派人给孔子送来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你说这件事是不是可以证明孔子爬起来了。三年前17 岁,一个小小的家臣,一个家奴可以侮辱他,瞧不起他,把他赶出去。三年以后,一个国君给他送来一条鲤鱼,表示对他生儿子的祝贺。孔子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敬,所以孔子也特别高兴,特别感激。马上决定给儿子取名姓孔名鲤字伯鱼,名就是鲤,字就是鱼,合起来就是鲤鱼。为什么要这样?什么叫荣君之兄啊.以国君给他赐鱼为荣耀,记住这一分恩情。鲁昭公这个举动,一个象征性的举动直接决定了孔子后面的道路走得就很顺。那么有一个问题:鲁昭公为什么要抬举孔子呢?
解说:孔子生子,鲁昭公赐鱼祝贺,那么鲁昭公为什么要对一个刚刚留学回来尚未出仕做官的年轻人如此地恩宠和重视,并给予他这么大的面子呢和荣耀呢?年纪轻轻的孔子凭什么得到了堂堂一国之君的认可呢?
就是我们讲的孔子在30岁之前,学习的第二方面的知识,谋仕之学。“谋仕之学”是什么呢?传统儒业讲的的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周礼。礼就是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礼节,那时候人的礼仪。很复杂,一般人搞不懂。乐,乐跟礼有关。射,射箭,贵族世族你将来要代表国家上战场的,你不会射箭是不行的。御,古代打仗要驾战车,所以要学会驾战车。书,写字,这个书在这里当动词。数,要会算数,要会计算,同时这个数里面还包括术数。礼、乐、射、御、书、数,这个我们把他称为小六艺。
这个小六艺说白了是那个时代的公务员考试的六门可课程。你不当公务员没有关系,你自己开企业没有关系,但是你要进入国家的政府机构当公务员你必须考这六门课。礼、乐、射、御、书、数。我们说孔子毕竟士族人家啊的子弟,所以他小的时候为了谋生,不得不学一点生活技能,但他一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他将来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参与国家管理,这才是他这个身份的人最后必须要走的人生之路。所以20岁,他就成了六艺专家,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国家在关键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人。所以鲁昭公给孔子极大的抬举。因此说,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有条件的,那就是
那么孔子在学习周礼的过程里面,在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的过程里他有哪一些作为,历史上关于孔子这方面的学习,又有哪些记录,在这些记录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哪一些天赋秉性以及孔子的理想追求呢?我们下一讲再讲,谢谢大家!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绝不放弃。经过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这个人,就是孔子,我们的中华民族就是因为有了孔子,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才能传承两千五百多年不中断,并且创造出辉煌的文化,创了儒家学派。
孔子十五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创立了儒家道德思想,有着一个非常大的心怀,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对弟子也是有教无类,并且因材施教。他谦逊好学,一生为了复兴周礼,周游列国,从不怕别人嘲笑,把心都放在老百姓身上,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道德信仰的文化核心,是全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是我们这个民族道德文化的根本依据。
《孟子》中讲:“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他德牟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涎万世。
天不降仲尼,万古如长夜。我们中华民族如果没有了孔子,就不会有这么光辉灿烂的历史。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传承两千多年不衰败,这都是因为我们的中国有孔子。有这么多英雄志士,像岳飞、苏轼、文天祥,都有着一身的英雄豪气,忠孝持家。他们都是我们中国的脊梁,中国因为有他们而骄傲,我也为我时中国人而自豪!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
孔子,他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绝不放弃。经历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成了我们中华的民族信仰。
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中华的文化象征,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万古长夜里,如果没有孔子,世界就不会有天亮。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一个士不可以不弘扬刚毅。
孔子,他次次碰壁但终究以刚毅的心,重新组建伟大的理想。它承载着千年的梦,所以任重也,其道必为远之。他时刻把“仁”作为人的第一标准,到死还在想着仁爱,天下大同。孔老夫子的境界无人可比呀!
我们学习孔子,就让自己清楚,孔子是谁?他一生奉献在追逐真理的道路上。打击可以毁灭庸人,而豪杰之士,则会在打击中百炼成钢。一个人怕的不是没有能力,怕的是自己没有追逐理想的勇气。孔子做了乘田,他就好好干,手低,是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受人之禄,忠人之事。眼高,不看眼前的一切局限性,明白自己尚有更大的理想追求与抱负,这才是真的有理想。
一个人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无能力也罢,只看能否有自知之明,有主见。
孔老夫子教我们,为人要勤于思考。不思考则脑无用,缺少适度的坚守、淡泊:缺少弹性,也不能成为人才、成为完美的人,不是看你有什么物质,而是看你脑子里有没有智慧。男儿当自强,有什么、没什么,都是自己创造的。对,也是孔夫子教我们的道理。
孔子,他不仅属于春秋时代,他是千秋万代的楷模,人类的先师。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孔子受教于老子而又独成儒家,他有一段话为他的人生写了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聪,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篇》他一生的成就不是《论语》,而是《十翼》,他的学术思想是在他读过《易经》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因此,他为了让世人明白《周易》的巨大作用,为《周易》作出了注释写成了《十翼》,让《易经》不再被传为占卜的书,孔子曾为自己算过卦,他的命运就是:当代不受重用。他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学术思想与《周易》紧密结合成书《论语》,《论语》是非常难懂的一部书,它不是结束语,而是开始语,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有很多道理,并不是你表面理解的那么简单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鄹邑(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
在中国,孔子在人们心目中一直都是至高无上的(尽管在新文化运动和文※革中受到冲击),被尊为“万世师表”。大致可以说,中国的历史,自孔子被官方尊为圣人(汉武帝时期)之后,都是由儒家主导演绎的。
在中国历史上,除孔子外,从来没有一个人对中华民族有如此深刻、广泛而悠久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然不曾消退,反而在新形势下具有了新的活力。
这其中,是有着深刻原因的。我认为,一切的原因的开始,就是他开办私学,兴办教育。孔子有一个头衔:教育家。在我看来,孔子估计从来没想过成为教育家吧(那时候也没有那个说法),那他为什么要开办私学,兴办教育呢?很简单:育人!他想的很简单,就是尽己所能,把学生培养成君子,培养成品德高尚、能担大任的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而不是成为什么什么家,当最核心的“育人”做好了,其他的也就水到渠成了。
要育人者,须先自育,打铁还须自身硬。那么,孔子是怎么炼成的呢?
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幼时生活艰难。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十七岁丧母,从邻里得知父亲的情况,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后参加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举行招待士的宴会,孔子欣然前往,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后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取得良好的成效。
孔子非常好学,对礼乐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一方面表现了孔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好学的程度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通过自学和拜访请教,孔子掌握了渊博的知识,被同时代的人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之一。一般别人有什么不懂的都来请教他。
在大约三十岁时,孔子开始办学授徒,开办私学,直到他去世为止。
在此期间,他曾带众弟子周游列国,也曾为官参政,最高做到了鲁国的大司寇。但最终,他的政治理念不被时人所接受,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回到鲁国,整理古代典籍,继续授徒。
在自己的儿子孔鲤、弟子颜回、子路先后离他而去后,孔子内心十分悲痛,身体也每况愈下。在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孔子唱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悲怆之意无以复加。七日后,孔子走完了他伟大的一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总结。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现在,我们可以对孔子的生平进行一个总结:少也贱兮生活艰,心向学兮志向坚。不渝志兮声名显,传大道兮遍人间。克己复礼兮天下治,仁义君子兮我所欲。时不我与兮可奈何,知不可为兮而为之。学而不厌兮何难哉?诲人不倦兮必当然!知我者兮苍天乎?哲人萎兮精神传!
孔子,是一个通过自我教育而学有所成、心怀理想的人!孔子曾自我评价: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这样一个人,学识渊博,经历丰富,对人的成长成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身体力行,授徒讲学,把自己育人的理念和方法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终成一代教育大师,成为“万世师表”。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
这三乐总结起来可以说是一种快乐:怀赤子之心,行不言之教,化而成天下!三乐可具备者,唯教育耳!一个国家,人才是根本;而人才,又以教育为基石。或许我们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但正因存在问题,才需要我们青年人来解决它。有许多事别人不愿意去做,我们就要去做。这样社会才会进步,人生才充满意义。我们不能做旁观者,而要做弄潮儿!
关于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和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集观后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