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不忘国耻!这部电影台前幕后的故事,应该是开学之前,给学生最好的一场爱国教育!
8月14日是第五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同日,一部反映日军“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状态的纪录电影《二十二》在全国公映。
中国“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第一次在院线展映,本身就是公众支持和参与的结果,再一次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人不忘战争伤痛、坚决铭记历史的态度。
截至8月16日上午12时,本片的上座率已经超过了《战狼2》,票房和口碑节节攀升。
电影《二十二》由郭柯执导,3万多人众筹资金拍摄,记录了2014年大陆地区公开身份的22位“慰安妇”幸存者当下的生活状态。
▲《二十二》电影海报
因为是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属于比较“小众”的题材,这类型影片通常不会有较高的排片量和上座率。
因此就在《二十二》公映的前一天下午,著名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为它“发声”。冯小刚转发了《二十二》出资人之一、演员张歆艺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她告诉冯小刚:“《二十二》8月14日要上映了,排片少。”
在上映首日,虽然排片率非常低,但影片的上座率却很高,口碑也一路飙升。目前,《二十二》在豆瓣的评分为9.1。
15日,电影《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的妻子谢楠,也在微博上大方恭喜《二十二》,并为其宣传:不要害怕这部电影,它克制又善良。而吴京则转发了冯小刚此前发的微博表示支持。
网友们更是对《二十二》给予了大力的宣传。
有网友直接晒出了电影票。
而更多人呼吁,希望大家亲自到电影院去买票观看这部电影,推荐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知道《二十二》的存在。
在这不得不提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就在本片公映的前两天,在8月12日,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乙堆村的家中离世,终年90岁。自1995年起,中国大陆24位“慰安妇”幸存者作为原告,在4个起诉案中控告日本政府,全部败诉。
▲黄有良老人 资料图
小编希望,如果可以,请大家走进电影院,支持《二十二》,去缅怀这些逝去的“慰安妇老人”,铭记这段仍旧被“否认”的历史。
纪录片《二十二》
奶奶这两个字,一开口便触动我的软肋
一个难以直视的词语再不说就真的来不及了——慰安妇,一个在多年里,从未被忘记也很难被真正记住的群体。仅中国,在1932年到1945年间,被日军在二战期间蹂躏的女性,人数是20万。到了2012年,公开资料显示,幸存的慰安妇只剩32人,至今,中国内地慰安妇幸存者仅剩15人。数字仍在减少,不该再被当做看不见。
“慰安妇”这三个字太过尖锐,我们更愿意把这些老人称为老奶奶……有网友说:“从小是被奶奶带大的,奶奶这两个字,一开口便触动我的软肋。”
8月14日时二战日本投降的日子,而在前一天,有一部叫做《二十二》的纪录片上映了,影院的排片率微不足道,但上座率高得惊人。为了不让这部深度的电影埋没,冯小刚带动了小半个娱乐圈支持。
导演郭柯曾拍过另外一篇纪录片《三十二》,一个同样的故事,这个纪录片讲的是关于韦绍兰的影片。
二十二
三十二
“不要叫我慰安妇,请叫我老奶奶”,我不喜欢“慰安妇”这个名称,因为她们只是被称为“慰安妇”的受害者。
2012年12月,广西桂林,新坪镇桂东村,92岁的韦绍兰老人是全世界唯一公开自己和日本儿子身份的“慰安妇”,她爱唱山歌,感恩社会。
她每个月只能拿到30元的低保。对此老奶奶没有太多的怨言,她总是说:“我买一次菜要用五块钱,买什么呢?买白菜啊,白菜便宜。钱够用就行了,多就多用点,少就少用点。”
当提及封尘的记忆时,还是令她激动地说不出话,止不住掉眼泪:
1944年10月,日军陆军第11军包围了桂林。当时出门打猪草的韦绍兰,她背着女儿 “我想逃跑,但背孩子的背带被刺刀挑断了。” 刺刀在她眼前晃来晃去。
这一路上,日本鬼子见到女人就拖上车。韦绍兰说:不敢抬头,不敢数,也不知道他们拖了多少个。她们被关到屋子里,被鬼子不分白天黑夜的强奸。
那一年,韦绍兰24岁。
3个多月后,侵华日军放松了对韦绍兰的监管。韦绍兰借故上厕所,带着女儿逃出了“慰安所”,一路翻山越岭,逃了两天两夜,逃回了家。
踏进家门,丈夫说的第一句话是:到外面去学坏了!
这3个月的折磨,却一辈子顶上了“慰安妇”的头衔。
后来,她想到自杀。之前太害怕,也没顾得上想。喝了药,被邻居救过来,才没死掉。
某个封藏的角落忽然被碰触了一下,掩面而泣。
嘴里继续说着,却不由自主捏紧了双手。
最后是怔然望向采访者,沉默,无言。
好像语言永远也没办法形容那件事,眼泪永远也滴不完心里的苦海。
逃回家后,韦绍兰怀孕了。丈夫骂骂咧咧,还是同意她生了下来,养大了。
儿子罗善学是在日本投降的那一年出生的,1945年。
和韦绍兰一起死里逃生的女儿回家不久后就去世了,罗善学成了长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相继出生之后,他明显感觉到了父亲对待他和弟妹的差异。
罗善学七八岁时,在一次父母的争吵中听到,自己不是父亲“田里的苗”,自己身上流着日本鬼子的血。
吃饭时一锅饭煮两样的米,全家只有罗善学吃满是杂菜的粗粮,父亲带回的零食也几乎分不到一点。最让罗善学不满的是他儿时的一次眼疾,父亲也没有出钱给他治疗,使他最终破了相。
让他的一生除了心理上的痛苦更增添了身体上的缺陷。
多年来,罗善学受尽了冷言冷语,村里人经常戳他的脊梁骨,村里的小孩子都喊他日本人...
他谈过5、6个对象,女方同意,家里人不同意。1981年,他决定不讲了,专心看牛,看一辈子,早就知道会这样。
从小罗善学就被同学孤立,指着他说,日本人,日本人。这三个字,“背了这一辈子,坏了这一辈子”。
从1981年到现在,罗善学一直放牛为生,和老母亲住在一起,相依为命…
70年的委屈,韦绍兰却很乐观,她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在豆瓣的短片简介中,这样写道:“慰安妇”这三个字,曾在多少中国人心里被披上“中国耻辱”的外衣。多少人想揭,却不敢活生生揭开;多少人想拍,又怕打扰到她们的生活。这是一段疼痛的历史,每个中国人都心知肚明。
从《三十二》到《二十二》
2012年6月,80后导演郭柯,偶然看到了一篇“中国慰安妇生下一个日本孩子”的报道。他决定拍摄一部讲述中国幸存“慰安妇”生存现状的纪录片,名为:《三十二》。韦绍兰就是片中的主人公。
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强征了20万“慰安妇”。到了2013年,在中国存活的仅有32位老人,这就是片名《三十二》的来源。
两年之后,当郭柯导演准备把这部短片拍成纪录长片时,只剩下了二十二人。到了2017年,在电影《二十二》上映的今天,中国在世的“慰安妇”老人,仅剩下了8人。
更让人难过的是,如今这个数字随时都有可能变为0。
整部电影没有旁白,没有煽情,没有过度的渲染。只有克制的情绪,真实的生活,以及大量的空镜头:阴郁的天,厚重的云,斑驳的墙壁,凝聚的光线…
《二十二》这部影片克制地截取镜头,充分展示了一个历史后来人,对这些“老奶奶”的保护与尊重。
▲王志凤、符美菊、李美金老人
面对镜头,很多老人不愿回忆过去。
片子里全是大段大段老奶奶日常生活“乏味”的镜头,看不出历史的“大风大浪”。没有想象中的残酷血腥,没有把国家的灾难强加到个人而进行升华 。
▲李秀梅老人
整部记录片甚至连旁白都没有,只有这些老奶奶操着浓重的口音去叙述那段历史,也许你需要借助字幕才能明白老奶奶们要表达的是什么。
镜头扫过她们生活的一切,奶奶们琐碎的日常被装进了片子里。就像郭柯导演说的“为什么要假装热闹,无聊就是她们的日常生活。”
▲毛银梅老人
比如,湖北的毛银梅老人,她本来是韩国人,因为逃难到中国才被日本鬼子抓去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已经不会说韩文了,湖北话倒是说得很溜。
▲毛银梅老人和大家聊天
她的中国名字,毛银梅,是自己取的。她说,之所以让自己姓毛,是因为崇敬毛主席。
毛银梅还收养了一个中国女儿,这些年都是养女在照顾她。养女说:别人说她是日本人、韩国人。我管她是哪里人,她把我拉扯大,我应该照顾她报答她。
不幸的是,她没能等到电影上映……
▲陈林桃老人
比如,陈林桃老人,她曾被日本鬼子强暴、用烟头烫,还被打断了一条腿...她去世前,还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希望中国和日本能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因为一旦打仗,会有很多人死去。
▲ 王志凤、符美菊、李美金老人
这些老奶奶现在的生活看起来都如此相似:太阳出来,她们起床,吃饭,靠着墙根晒太阳。偶尔用浓重的乡音闲聊,更多时间则是沉默。太阳下山,她们端着椅子回屋,吃饭,睡觉……日复一日。
日子平凡到和我们自家奶奶的生活,不会有两样。
唯一的不同可能是,这些老奶奶们都背负着身心伤痛,剧烈到有的人终其一生无法直面。然而在平静的镜头下你根本看不出这些老奶奶与其他人有异,她们平静的生活,充满慈爱。
▲林爱兰老人
可当过往一幕幕撕开瘫在我们面前时,她们脸上的痛楚又是那么明显,“不说了,不说了,都过去了”、“我一想起来眼泪就流”。
这些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回忆起十几岁的“那件事”仍双手掩面、泪流满面,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慰安妇”这个群体,叫嚷着要为她们讨个说法,其实却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过她们的生活。
“在我们看来乏味无聊日子,是她们用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才活下来、过下去的。”
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九十二岁的广西老人韦绍兰在镜头前哼唱起这首歌,一字一句都像是在诉说命运。但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的是慈爱的笑容,让人难以想象她曾经有过怎样的苦难。
当这首歌在国内首部“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的片尾响起,很多人潸然泪下。
战争是一面镜子,
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
对伤痛,
不终日怨恨,
但一刻不忘。
综合 | 环球时报(ID:hqsbwx),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观察者网、新华社、猫眼电影、择学堂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标签: 世界上脸上洞最多的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