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炮团因是重装备,到1968年5月才从山东来到江西。这次炮团到井冈山野营拉练也有点给他们“补课”的意思,主要是让他们尽快熟悉在江南水网地带重装备的行动情况,更重要的是到中国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从南昌步校出发到井冈山,全部是摩托化开进,载着大炮的汽车拉成了一条长龙。当时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砂石路,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天下来,浑身上下全是尘土。部队拉练的第一个驻训点是永新县,在这里主要是学习“三湾改编”的光荣传统。
永新县的三湾村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山沟里,它地处湘赣边界的九陇山区,是莲花、茶陵、永新、宁冈四县的交界地。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我背着挎包,怀揣着采访本,和九连的官兵徒步来到三湾村那棵大枫树下,听当地的革命老人讲述当年“三湾改编”的真实场景。
在这些革命老人满怀深情的讲述里,我们知道了当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的残部不足1000人,组织很不健全,思想相当混乱。当时部队没有建立基层组织,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雇佣军的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之作战失利,连续行军,斗争艰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进部队存在的问题,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更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的重大主张,在“泰和祥杂货铺”召开的前敌委员会上,经过激烈的争论,经过毛泽东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耐心解释,在微弱的油灯下,一直讨论到天亮。在三湾村大枫树坪下,毛泽东站在集合起来的部队面前,宣布了“三湾改编”的三项决定: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从而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第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开,破除旧军队雇佣关系,并初步酝酿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随即,部队开始整编。我边听边记边思考,从“三湾改编”到现在,因为有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有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保证,我们这支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这是我上井冈山的第一个重大收获。
五百里井冈,茂林修竹,顺着依旧坑洼不平的盘山公路,野营拉练的部队从三湾向井冈山腹地茨坪进发。在茅坪,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的旧居和众多革命旧址。特别是在那座“八角楼”里,在井冈山艰苦的斗争岁月里,毛泽东曾经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凝望着面前那盏小油灯,我思绪万千。就是在这盏油灯下,毛主席曾经写下了光辉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黄洋界,我们亲身体验了地势的雄伟险峻,山势巍峨。1928年8月30日,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在黄洋界哨口,我的耳畔仿佛又听到了当年那隆隆的炮声。在从宁冈通往井冈山的山道上,我们仿佛看到了朱德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情景,在大小五井,到处传颂着红军当年的故事。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受教育,红色基因在炮团的每个指战员的心中生根发芽。
1970年8月,我随江西省军区新闻代表团再次来到井冈山参加全省新闻工作会议时,和我同行的战友、诗人邢书第在车到黄洋界的时候,诗兴大发。他不顾汽车的颠簸,从座位站起来,用带着浓浓的山东莱阳腔的普通话给全车的同志朗诵了他即兴创作的一首诗《战士野营到井冈》,至今我还记得其中的几句:“麻绳小道缠山梁,战士野营到井冈,拍一拍钢枪大声喊:你好!雄伟挺拔的井冈山。”
我想,这是战士们最亲切的心声。
标签: 井冈山在哪里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