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在哪里(卡塔尔在哪里世界地图)

无双 150 0

  中国有个典故,

  叫神龙见首不见尾。

  而在当代艺术市场上,

  也总游走着一些神秘的“买家”。

  他(她)们鲜少露面,

  但往往“出手不凡”,

  不断地刷新着拍卖记录,

  和充实着艺术界的“神话”。

  他(她)们不常在“江湖”,

  江湖上却总有他(她)们的传说,

  比如,我们常在拍卖记录上看到的

  ——卡塔尔王室。

  “国小心大”的卡塔尔

  坐落于阿拉伯半岛一隅,

  依靠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人均GDP达到10.27万美元,

  位居世界第二。

  卡塔尔空中俯瞰图

  人们发现,在一片神秘面纱之后,

  “卡塔尔王室”在全球艺术

  藏品领域热烈采购的行为,

  竟是由一抹美丽的倩影操控。

  她不逛画廊,不参加拍卖会,

  不在上流社会、商业名流

  或者藏家大鳄的聚会中间出现。

  却“悄无声息”地买下了

  艺术界的“半壁江山”!

  她就是全球艺术品

  市场的头号买家,

  每年运作超过6亿英镑来购买艺术品,

  掌控着世界上在购买

  西方现当代艺术品方面最大的资金储备,

  一个极具艺术眼光、

  收藏策略、全球视野的女人。

  被《福布斯》称为当今

  “最无可争议的艺术界女王”。

  ——卡塔尔公主玛雅莎。

  这位年仅30多岁的公主,

  给人的印象大多是

  身穿黑色长袍,裹着头巾。

  除了一只彩色丝线手镯,

  她没有佩戴任何珠宝。

  镯子上用金链挂着一个

  小小的阿拉伯咖啡壶,

  颇有几分童趣,

  它在博物馆商店的零售价是82美元。

  2011年,英国《艺术报》将卡塔尔王室

  列为全球最大的当代艺术买家,

  玛雅莎则登上美国《艺术和拍卖》

  杂志“艺术权力榜”榜首。

  2012年,《福布斯》

  “全球最有权势的100位女性”榜单出炉,

  玛雅莎的名字赫然在列。

  那么,这位“豪门之女”,

  是如何“炼成”现在的艺术女王呢?

  让我们来一一揭晓!

  玛雅莎的艺术大国梦,

  是在十几年前赴美留学时,

  埋下的种子。

  在母亲谢赫·莫扎王妃的鼓励下,

  2001年,18岁的玛雅莎

  已熟练掌握法语、英语和母语阿拉伯语,

  勇敢地带着妹妹远赴美国

  杜克大学学习政治学和文学。

  青春年少时的玛雅莎,

  穿牛仔裤,头发散乱,

  像个“假小子”。

  但有着远见和胆识的人,

  必定是读过万卷书,

  或是选择行走万里路,

  拥有着独具一格的思想。

  杜克大学一位教授表示,

卡塔尔在哪里(卡塔尔在哪里世界地图)-第1张图片-无双博客

  无论走到哪里,玛雅莎都在思考,

  “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利用,

  让卡塔尔这个富裕而封闭的国度

  成为更好、更世界性的地方”。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在玛雅莎的必读书目中,

  阿敏·马卢夫的小说《非洲人莱昂》

  深深吸引了她。

  故事的主人公是16世纪的

  一位非洲旅行家。

  在小说开篇中,作者表示,

  “我是旅途的儿子,

  商队便是我的祖国,

  我的生命是最意想不到的航程……”

  受到偶像的影响,

  玛雅莎决定追随莱昂的脚步,

  于是便向杜克大学宗教系教授

  建议组织一次旅行,

  前往西班牙格拉纳达、摩洛哥非斯、

  埃及开罗和意大利罗马。

  开启一场意想不到的生命旅程。

  或许,这也是她胆识的淬炼之启蒙,

  没有年少冲动的开始,

  哪有日后精彩辉煌的

  人生阅历呢?

  2015年2月27日,卡塔尔多哈,贝克汉姆携卡塔尔酋长之女玛雅莎观战WTA卡塔尔网球公开赛

  由于预算有限,

  由18名学生组成的旅行团

  只能住没有空调的二星级酒店,

  从小锦衣玉食的玛雅莎没有抱怨。

  到格拉纳达的第三天,

  玛雅莎告诉教授,自己的父母来了,

  想带大家出去吃饭。

  尽管他们已打扮得尽量低调,

  还是难掩特殊气质:

  父亲哈马德身宽体胖自不必说,

  莫扎王妃无论是否穿西式服装,

  都要戴上伊斯兰头巾。

  短暂的“奢华体验”后,

  玛雅莎再次回到二星级酒店。

  一次,玛雅莎不小心

  把火车票和食品包装纸一起扔掉,

  尽管再买一张并非难事,

  但这似乎并非她应做的“正确的事”。

  她和弟弟翻了半天垃圾桶,

  终于找到这张车票。

  对玛雅莎来说,这是一次

  “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旅程”。

  从杜克大学毕业后,

  玛雅莎先后就读于

  巴黎索邦大学、巴黎政治学院,

  与丈夫一同在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直到回国接管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今天,财富和地位让玛雅莎

  成为西方主导的艺术世界中

  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

  她依然希望找到阿拉伯世界

  “最伟大的启示录”

  ——打破东西方之间的障碍,

  让“地方全球化,全球地方化”。

  如今,她也不再是那个

  喜欢穿着牛仔裤,

  头发散乱的假小子,

  早已习惯穿上传统的阿拉伯长袍,

  娴雅而缓慢地走过长长的华丽走廊。

  创造着属于自己,

  属于她们国度的“艺术界”神话!

  图片中心为贝律铭作品: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借助卡塔尔王室雄厚的财力,

  玛雅莎遍访全世界

  最伟大的建筑师和艺术家,

  请他们创建卡塔尔的“文化城堡”。

  在她的努力下,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落成。

  建筑师贝聿铭亲手设计的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顶层,

  就是她独一无二,

  旁人遥不可及的办公室。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的设计模型

  这位坚信“艺术改变世界”的公主,

  生怕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

  被视为“有钱女孩的玩物”。

  在美国“每日野兽”网站看来,

  她将卡塔尔变成了一个大博物馆。

  而这个“豪华”博物馆里,

  差不多装下了艺术界“半壁江山”

  的奢华而珍贵的艺术藏品!

  保罗·塞尚 《玩牌者》 2.5亿美元

  

  2011年4月,塞尚《玩牌者》以超2.5亿美元创下当时单幅画的最高成交价,成为这位艺术家以往已公开作品最高成交价的四倍。塞尚一共创作了5幅《玩牌者》,唯独这幅被希腊船王乔治·艾米比利克斯私人收藏,并很少出借,因而曾被美国媒体称为“世界上最重要仍在私人藏家手中的艺术品”。自希腊船王去世后,全球顶级的艺术经纪人都希望拿下塞尚的这一《玩牌者》。最终这个“卡塔尔王室”出价2.5亿美元,将该幅作品收入囊中。

  高更 《你何时出嫁》 近3亿美元

  2015年5月,高更《你何时出嫁》进入拍卖市场。卖家是曾在苏富比拍卖公司当过高管的鲁道夫·施特赫林。他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收藏了逾20件印象派及后印象派作品,而高更的这幅成交作品就是其中之一。此前,这幅画作一直长期借展给巴塞尔市立美术馆。据美国媒体报道说,由于施特赫林与博物馆意见不同,他决定将这幅画出售。拍卖场上,最终这幅作品以近3亿美元的成交价,创下当时艺术品的最贵价格。买家还是“卡塔尔王室”。

  郎世宁 《苹野鸣秋》 1764.5万港元

  “卡塔尔王室”的兴趣不局限于现当代艺术。2000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中国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的《苹野鸣秋》以1764.5万港元被其收入囊中,引起一片轰动。

  毕加索 《抱鸽子的孩子》 5000万英镑

卡塔尔在哪里(卡塔尔在哪里世界地图)-第2张图片-无双博客

  安迪·沃霍尔 《她生命中的男人》 6340万美元

  达米安?赫斯特 《摇篮曲之春》 1900万美元

  2007年6月,达米安?赫斯特“药柜”系列中的《摇篮曲之春》以1900万美元的价格,创下当时在世当代艺术家的拍卖纪录。买家是“卡塔尔王室”。

  马克·罗斯科 《白色中心》 7284万美元

  2007年5月,《白色中心》以7284万美元(约合4.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成为马克·罗斯科作品的最高拍卖价格(直至2012年被打破)。买家记录显示为“卡塔尔王室”。

  连拍卖行的首席业务发展官

  都曾不禁直呼:

  “他们是当今市场上

  最重要的艺术品买家!

  他们花出去的金额

  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普罗大众更是一片捧腮惊呼。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于是人们纷纷猜测,

  玛雅莎公主的艺术收藏声名

  是借助卡塔尔王室雄厚财力。

  据报道,玛雅莎公主近年在

  艺术品市场上收购西方绘画作品、

  雕塑作品及各种装置艺术,

  每年花费至少在10亿美元以上。

  不得不说,玛雅莎公主

  “屡掷千金为艺术”的举动,

  看似冒失或者武断,

  但绝非心血来潮。

  阿拉伯现代美术馆

  200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深造

  政治科学及文学相关专业的玛雅莎公主,

  又于哥伦比亚大学修读完研究生后,

  回国被时任国王的父亲

  任命为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QMA)主席,

  从前辈手中接过了文化建国的重任。

  “文化建国”的思考源自

  卡塔尔王室家族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尽管在上世纪40年代,

  随着石油和世界第三大天然气田的发现,

  这个人口稀少的国家的

  人均GDP一度排名全球第三(2010年),

  其经济年增长率为16.6%,

  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快,

  并位列全球最富国家和地区排行榜第一。

  卡塔尔首都多哈

  然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再多,

  也终有用尽的一天。

  如何为将来的后石油时期做准备,

  及时将卡塔尔由一个碳氢经济国家

  转变为一个知识经济国家,

  是举国民众时刻都在惦念的课题。

  这位才智过人的玛雅莎公主,

  便接手了这份承载着

  整个国人未来的“重任”!

  黄永砯,《乌贼》,2010年, 740 x 2100 x 2100 cm

  金属结构、硅胶、海绵、纱布,米纸,清漆,树脂,综合材质

  《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2016年,图片来源:CNN

  作为QMA主席,玛雅莎公主

  正在努力实现其兄,

  也就是现任卡塔尔国王

  提出的宏伟蓝图

  ——“卡塔尔展望2030”。

  而玛雅莎公主在其中担任的角色

  就是“艺术改变卡塔尔”

  为了更高的决策效力,

  玛雅莎公主的团队

  在全球范围内广纳贤才,

  其成员主要来自国外,

  尤其是高层领导。

  此前卡塔尔曾扬言要收购佳士得拍卖,

  最终虽未能如愿,

  但“虏获”了不少

  佳士得前高管为卡塔尔服务。

  村上隆在卡塔尔办展

  有了高精尖的团队,

  有了自己国家的博物馆,

  有了高价购汇的众多艺术品,

  还缺什么呢?

  玛雅莎的野心可远不止这些,

  因为她知道,仅仅是将国外

  “精品”搬进卡塔尔是远远不够的。

  她要证明QMA不是一个

  家族和富家女的玩物,

  卡塔尔的博物馆文化的

  首要精髓是“立足本土:

  展示本土和区域艺术家的作品”,

  那么,她还需要不断带来

  更具创造性的艺术展览。

  蔡国强在理查德·赛拉作品前

  2011年至2012年间,

  QMA旗下的阿拉伯现代美术馆

  举办的开馆首次个展

  ——蔡国强爆破作品展“Saraab”

  就是一个别具心裁的合作产品。

  它对中国和海湾各国之间的

  古代渊源进行了探索。

  经过三年策划,由蔡国强策划的

  《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在多哈举办。之后,

  卡塔尔举办的更多对本土文化

  进行思索和反馈的展览,

  也的确证明了玛雅莎公主

  远不止借鉴外国优秀文化,

  而是凭自身的智慧和财力

  在进行“文化兴国”!

  蔡国强在戈壁滩上以大型爆破计划《黑色仪式》作为多哈展览的开幕式。

  除了QMA,玛雅莎公主

  还创办了多哈电影学院,

  引入了“多哈翠贝卡电影节”。

  这些举措同她对QMA的发展设想一样:

  让这些文化机构和文化活动成为策动者,

  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艺术项目和催化剂,

  吸引全球艺术家来到卡塔尔,

  并让世界了解阿拉伯的艺术家。

  蔡国强“Saraab”展

  在2012年的TED大会演讲中,

  玛雅莎毫不讳言她将把卡塔尔打造成

  “多元文化的国际中心”的雄心。

  她说:“很多人都说让我们

  建起沟通的桥梁,

  坦率说我想做的不止这些,

  我更想推倒东方与西方之间无知的墙,

  文化是团结人们非常重要的方式。”

  而在她的努力之下,

  多哈在近年也的确正广泛地

  被西方媒体称作中东地区

  “冉冉升起的艺术之都”。

  作为家族第二代艺术收藏领军人物,

  玛雅莎公主在阿拉伯这片神奇之地,

  如天方夜谭里的神话故事般,

  依靠着她从不缺乏的想象力和执行力,

  上演着属于她的

  真实版的“天方夜谭”。

标签: 卡塔尔在哪里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复制成功
微信号: A15586903116
6年诚信商家,24小时在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