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第72集团军某旅一场红蓝对抗演练在某地域展开。经过激烈对抗,合成二营主攻分队成功突破蓝方前沿防御。
出人意料的是,营长黄耀成却没有指挥部队向蓝方纵深发起冲击,而是密切关注部队油料、弹药消耗和补给情况。在确认补给按预定计划到达后,他果断下达命令,前沿数十辆战车迅速集结,成战斗队形直扑蓝方纵深阵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挥决策若不重视后勤保障等要素,可能导致功亏一篑。”黄耀成坦言,这是对演训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随后,他跟笔者谈起了那次刻骨铭心的演练经历――
前不久的一次营战术演练中,二营四连担负纵深攻击任务。在其他分队顺利突破蓝方前沿防御阵地后,黄耀成当即命令该连乘胜追击。
红方官兵本以为稳操胜券了。然而,胜利的天平最终倾向了蓝方。
当该连官兵控制目标区域就地转入防御时,却发现由于多次迂回穿插,他们的油料、弹药已所剩无几。然而,此时运送补给的必经之路仍处于蓝方控制之下,后方也腾不出兵力进行支援,他们即将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孰料,就在红方进退两难之时,蓝方却因战损达限而宣告失败。
“命悬一线!”虽与失败擦肩而过,该连官兵还是惊出一身冷汗。
“如果蓝方再多坚持一会儿,纵深攻击分队极可能陷入绝境,战场态势必然会发生逆转。”险胜并没有让黄耀成感到欣喜,他剖析反思说,“我本想一鼓作气取得战果,却走了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一步险棋。教训深刻!”
复盘检讨会上,该旅领导结合以往演练过程和黄耀成的体会,引导官兵瞄准细节查原因、找不足。他们发现,以往演练时,导调组设置特情大多跟着主战分队的行动走,对后勤补给等保障要素往往关注不多,以至于一些指挥员习惯在“满油满弹”的理想条件下作决策、定决心,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应对起来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无论进攻方案多么巧妙,若关键时刻缺少足够的保障,一切只能是空谈。”该旅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必须进一步完善演练组织模式和导调评价机制,彻底纠改指挥员决策、导调评价“漏项”“偏科”等问题,确保实战化要求落到实处。
该旅紧紧抓住作战指挥的各个环节,在开展兵棋推演、实战化演练过程中,专门针对后勤保障等平时训练中容易被忽略的要素设置特情,引导指挥员在通盘考量战场要素的情况下谋划指挥、作出决策。在此基础上,他们研究修订指挥所演练方案,建立保障要素特情库,不断完善导调裁决评价标准,帮助指挥员提升指挥决策能力。
“常态化演练强化了指挥员的战场全局意识,每次演练我都会综合衡量各类要素条件,谨慎、全面考虑后才定下最后决心。”黄耀成说,如今旅里组织演练,围绕后勤保障等要素设置特情已十分常见,作战部署严谨审慎、要素考量全面细致,已成为指挥员良好习惯。(陆栋钰 刘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