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到“小雪”翩然来(二十四节气)

无双 实时新闻 230
“立冬”时节到“小雪”翩然来(二十四节气)-第1张图片-无双博客

图①:立冬前后,我国部分地区正值秋冬相交的时节,树梢的一簇簇金黄、一抹抹火红,沉淀了深秋的绚烂。图为江苏省南京市老门东景区的秋色。   刘建华摄(资料图片)   图②:初冬,安徽省全椒县冬藕喜获丰收,藕农紧抓农时,采挖莲藕。   沈 果摄(资料图片)   图③:吉林省吉林市北山公园乌拉邮局展示的传统火炕。该邮局将传统邮政业务与文旅巧妙结合,成为当地展示民俗文化、景色风光的新亮点。   朱万昌摄(影像中国)   图④:小雪时节,我国部分山区最低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出现降雪。图为2021年小雪日,一位小游客在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景区玩雪。   瞿明斌摄(资料图片)

立冬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一场诗意的冬雨开启一段秋收冬藏的旅程。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一般在公历每年11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度。“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时,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这个时节是农耕社会的一个重要时刻,人们更鲜衣以相揖,喜庆热闹,谓之“贺冬”。

朔风拂户牖

立冬之后,由北到南,气温梯度明显加大。此时,南方还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的日子,而北方已进入“以风鸣冬”的寒冷时节。

一般在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在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个时节,黄河中游晋南地区的气温刚刚进入结冰的临界值,如果恰逢夜间下一场小雨,第二天早晨便会发现水面上结有一层薄冰,山区小河边的小草受低温影响,也会挂上晶莹的冰花,向人们昭示着冬日的到来。

寒炉温美酒

“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这天,人们不稼不穑,杀鸡宰鸭,剁馅包饺子,乐享人间美味。

各地立冬特色美食很多。例如,无锡人立冬时要吃团子,立冬的团子是用新上市的秋粮做成,包上豆沙、萝卜、猪油、酱油等制成的馅,很是美味;在潮汕,立冬有吃甘蔗、炒香饭的习俗,用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等做成的香饭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而在北方,则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秋冬气始交

秋冬交替,雨量渐少。降水的形式呈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地区也会下雪。

立冬前后,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

立冬的到来,提醒我们“三秋”已进入尾声。但此时,秋天还在展示着它的最后一抹绚烂,用枫丹与菊黄,来完成这次季节的交接。

小雪

“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公历每年11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40度,“小雪”便翩然而来。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走低,逐渐降到零摄氏度以下。特别是黄河以北地区,清冷的西北风会携初雪而来,但雪量往往不大,故称小雪。此后,冰雪涂抹出了冬日的白色标识。

簌簌洒窗扉

小雪和白露、寒露、霜降等节气一样,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之一。《月令七十二候解集》中说:“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节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簌簌洒窗扉。”小雪时天气寒冷,但地寒未甚,雪量不大,有时以半冻半融的状态降落,气象学上叫作“湿雪”;有时则是雨雪同降,称为“雨夹雪”;还有时降落如同米粒一样大小的白色冰粒,称为“米雪”。

地白风色寒

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的时段。但我国各地的冬日景观却大相径庭。

黄河以北地区出现初雪,但雪量一般不大,夜冻昼化。南方很多地方,也是一派初冬景象。而在岭南,由于北面有山脉做挡风屏障,冷空气难以入侵,寒潮减弱,往往呈现“暖冬”景象。但在东北大地,此时早已“跑”进“冰雪封地天气寒”的雪白冬季。俗话说,“小雪地封严”,土地冻结的深度也一日超过一日。

梅雪都清绝

小雪时节,天气虽冷,但胃里却是暖暖的。初入严冬,天气阴冷,正是温补御寒的时候。

在北方,小雪时有吃涮羊肉的习俗。“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冬季,天干物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机。所以在一些地方,过了小雪,农家便开始动手制作春节时即可食用的香肠腊肉。腊肉腌好,意味着团圆的时候快到了。在南方一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糯米糍粑的习惯。

小雪节气前后,土家族还有吃刨汤的风俗。刨汤是用鲜肉精心烹饪的一种美食。吃着刨汤,土家族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在银装素裹的冬日,天地静谧而温馨,而素月、飞雪与梅香,又将送来晶莹梦幻的纯净与美丽。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06日 07 版)

相关阅读:

“立冬”是冬之始吗?

“小雪”会下大雪吗?

古代取暖设施中的营建智慧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复制成功
微信号: A15586903116
6年诚信商家,24小时在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