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ACV两栖轮式装甲车。
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报道,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一辆新型ACV两栖轮式装甲车在加利福尼亚州彭德尔顿训练营地附近海训时发生翻车事故。美国海军陆战队随即下令停止这种新型两栖战车在开放海域的活动,只允许在陆地和受保护水域训练,这让外界对该车在高海况环境下的抢滩登陆作战能力产生质疑。
转型回归后的“不适”
近年来,美国海军陆战队频频发生训练事故。2020年7月30日,一辆老旧的AAVP-7A1两栖运兵车在海训时意外沉车,导致9人死亡。2021年9月,一辆ACV两栖轮式装甲车在横渡时发生故障,随后相关训练被叫停。今年7月19日,2辆ACV两栖轮式装甲车在训练时遭遇大浪,其中一辆装甲车发生侧翻。频繁的训练事故,折射出美国海军陆战队转型回归后的不适。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世界上成立较早的两栖作战部队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执行大量两栖登陆作战任务。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作战任务由两栖登陆转向内陆反恐,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AAV-7系列履带式两栖战车数十年未升级,同时又装备大量主战坦克和具备较强陆上机动能力的LAV-25轮式步兵战车,因此有了“第二陆军”之称,作战职能与美国陆军高度重合。
2010年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高层提出淘汰老式装备、恢复两栖训练计划。2014年3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布《21世纪远征部队》。在这份纲领性文件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强调海军陆战队主要承担传统两栖作战、快速反应任务,必须为可能发生的高强度两栖登陆作战做好准备,从而开启美国海军陆战队回归传统两栖登陆作战职能的转型之路。
想转型不容易。长期处于“第二陆军”角色下,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装备早已落伍。为满足转型后的两栖作战需要,美国海军陆战队做出一系列调整,包括退役主战坦克,升级AAV-7系列履带式两栖战车,研制新型ACV系列两栖轮式装甲车替代老式AAV-7系列履带式两栖战车和LAV-25轮式步兵战车等。
轮式装甲车性能平平
转型之初,美国海军陆战队仍然关注陆上机动能力,提出研制MPC装甲输送车,代替LAV-25轮式步兵战车计划。MPC装甲输送车将拥有良好的陆上机动能力、防护力和火力,但两栖作战能力较弱,航速6节,仅能横渡陆上水障。这一计划最终被叫停,相关指标纳入ACV系列两栖轮式装甲车项目,调整后的项目被称为ACV1.1。
ACV1.1项目要求该车至少搭载3名车组成员和10名陆战队员,拥有较高生存性和防护水平,能够执行5.5千米的舰对岸航渡任务,在浪高4米情况下,拥有5至6节航速,陆上机动能力优于M1A1主战坦克。
参与ACV1.1项目竞标的BAE系统公司在意大利依维柯公司的老式SuperAV轮式装甲车基础进行改装设计,并赢得竞标。该方案采用更利于海上航渡的深V型船体,8×8轮式布局,车长8.9米、宽3.1米、高2.8米,战斗全重30.6吨,最大有效载荷3.3吨,公路最大行驶速度104.6千米/小时,能以89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523千米,爬坡度达60%,车尾安装两具螺旋桨,最大航速超过11千米/小时(约6节),航程22千米。
ACV系列两栖轮式装甲车项目中最先服役的是ACV-P装甲输送车,另外3种车型正在测试,包括带有30毫米火炮的ACV-30步兵战车、ACV-C指挥车和ACV-R装甲回收车。
两栖作战能力较差
作为一款轮式装甲车,ACV在两栖作战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速度慢。该车海上航速仅11千米/小时,低于现役的AAV-7系列履带式两栖战车,这意味着海上航渡用时变长,遭打击概率变高。
二是载员少。该车载员13人,相比AAV-7系列履带式两栖战车的载员量几乎减少一半,装载相同兵力需要出动2倍车辆,增加了后勤保障难度。
三是隐患多。美军在使用中发现,该车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遥控武器站故障率高,乘员舱设计不便逃生,轮胎尺寸过大难以更换,后部螺旋桨传动系统、牵引机构故障频繁等。
以上情况得不到改善的话,ACV系列两栖轮式装甲车很可能舍弃海上航渡功能,未来由LCAC气垫登陆艇运输,这将大大削弱该车的作战适用性。另外,该车的轮式设计并不符合美国海军陆战队需求,ACV1.2项目将从轮式改回履带式,弥补这种轮式装甲车辆的不足。(迟海 孙全党)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